“貨幣戰(zhàn)爭”使得中國被視為全球最大的“印鈔機”,對此,中央財政大學外匯儲備研究中心主任李杰在日前由和訊外匯聯(lián)合財政中國會共同舉辦的“2013年外匯研討會暨全球經濟危機下的貨幣之戰(zhàn)”上建議,中國應該利用好其中的機遇,通過外匯市場的干預,主動參與競爭性貶值。不過中國建設銀行行長辦公室高級經理趙慶明卻認為,競爭性貶值雖然毫無疑問有利于出口,但與日本不同的是,中國資本大量流出是不可避免的,因此他不造成競爭性貶值的做法。中國農業(yè)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則表示,人民幣的最佳匯率應該是維持穩(wěn)定。在他看來,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才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面臨的最核心問題,在此之前,任何貨幣問題都是次要的。向松祚指出,美國仍然是全世界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國家,按照2011年和2012年的經濟增長速度,中國要達到美國水平至少還要35年。“如果勞動生產率得不到提升,無論怎樣的匯率水平,都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”。向松祚認為,擺脫低水平的制造業(yè),進入以服務業(yè)、高端制造業(yè)為主的經濟,才是真正的轉型,而且,即使象日本轉型成功,也不能完全避免陷入低速增長。(摘自國際商報)